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党史资料
  5. 详情

八一农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个机械化军垦农场

日期:2020-11-02
来源:郑云彪
【字体:

进疆不久,我由六军调到新疆军区后勤部工作。1951年秋天,在军区西大楼召开的群英会上,王震司令员见到我和甘祖昌部长,就把我们叫到他的办公室,又打电话请来了张希钦参谋长,一起商谈筹建军垦农场的事。他说:“现在全中国都解放了,我们坐了江山,不用再像南泥湾那样搞生产了,要办机械化大农场。你们看,是否可以在迪化(今乌鲁木齐)郊区,选择一个点,组织一些人,办一个像样的农场,摸点经验,为今后大发展闯条路子”。

当时,新疆的政治局势还不很稳定,残余的匪徒还没有肃清,民主改革尚未进行,经济上也由于缺少充足的物资和资金,对私人资本的干扰还难以控制。粮食要向私商去购买,商人不要人民币,要现大洋。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每月要乘坐飞机去北京运一趟银元来购买粮食。

我作为部队后勤工作人员,对此现状心里是不好受的。当我听到王震司令员提出要办军垦机械化农场的话,高兴得很,不等张希钦参谋长和甘祖昌部长开口,就站起来说:“请司令员批准我去办这个农场。”王震高兴地问我:“你自告奋勇,必早有打算?”于是,我就谈了我的一些想法:“在米泉县北的梧桐窝子,有一片荒地,土质很好,大致可以开垦出二三十万亩耕地,上游的河水如果储积起来,可供灌溉。设计规模相当于一个苏联谷物国营农场。那里距迪化市内五十公里,交通便利,先派些人去修个水库,盖点房子,明春开些荒地,边生产,边建设。我们有党的领导,有南泥湾的经验,一定可以闯出条路子来。”

王震司令员听了兴奋地站起来说:“好!本来西北空司要调你去当后勤部长的,你既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决定把你留下。人可以给你调,干部不可能给得多,你们自己去培养吧!把吉普车带去,有问题随时可以找我。”张希钦参谋长也表示将动员司令部门全力给予物资和人力的支援。第二天,王震同志亲自带领我们去梧桐窝子勘察定点。这是一片古老的冲积盆地,纵横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有一条自流成的古老河道,贯穿其中,当地老乡叫它是老龙河。

老龙河据说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古时候在天山脚下的山洞里,盘踞着一条老龙,一天它沉睡在洞口,龙涎流溢,芳香百里,招来了一群蜜蜂,有一只顽皮的小蜜蜂居然斗胆爬进龙鼻,惹得老龙打了一连串喷嚏,口沫四溅,竟成一条大河,从山南穿过戈壁,一直流到北沙窝,后来由于天长日久,河道渐渐淤塞,变成了河床狭窄、弯弯曲曲的深沟。两岸土地绿草丛生,曾经是牛羊成群的放牧盛地。尽管这种传说近乎荒诞,但在现场勘察中,我们发现老龙河两岸的土地平坦、肥沃,王震同志越看越高兴,诙谐地说:“就让这条老龙给你未来的农场造福吧!”我经过初步计划,向王震司令员汇报:第一步先调500人修建水库;第二步组织人员大搞副业、筹备建场资金;第三步规划定点,开荒播种。走这三步都需要大批干部。王震司令员说:“人员可以满足,干部怕一时难以解决。”

安营扎寨,创建家业

当大批人员来到农场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居住问题。梧桐窝子,顾名思义,是梧桐成林的地方。这种梧桐树可不是大城市街道两旁美丽整齐的法国梧桐,它是一种又矮又弯曲的树,在沙丘地带自生自灭的繁衍着。狐狸、黄羊和野兔喜欢在这里自由出没,但我们这些新来的创业者,却并不是一下子就那么喜欢它,因为,这里不像江南那样青山绿水,也没有城市的高楼大厦,摆在我们面前的到处都是一片戈壁荒野,当一批批人员到达农场基地,其中有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和青年知识分子、湖南、山东招来的支边青年,我经常带着几个干部欢迎他们,见面就说:“同志们到家了!”“到家?这哪里有什么家?”我从他们一张张脸部的表情中,猜出了他们的疑问,就笑哈哈坦率地告诉他们:“咱们就要在这里白手起家了。”

大多数的垦荒者是有思想准备的,立即就愉快地投入了建场、建家的劳动,不顾路途的劳累,拿起镰刀,跑到苇湖里去割来大捆大捆的芦苇,盖起了半挖半砌的地窝子,有家室的一家一个,单身汉就三五成群,自由结合住上一个地窝子。为了安全,还用干打垒的办法,砌起一人多高的围墙,无意中成了一个大三角地的“庄园”,于是大家就叫它“三角地”,这就是农场初建的基地。在这块基地上,我们锻炼培养了大批农场领导干部和农业、机务技术人员。当然,也曾有人在这个三角地掉过泪。

记得最初从大城市来的几个女青年,她们刚住进三角地,对这种不弯腰低下头就进不了门的地窝子望而生畏。偏偏有一次下雨,窝棚漏了,她们在翻卷被褥时,竟发现一条蛇盘在褥子底下,吓得大哭大叫,再也不敢去住了。我把农场唯一的“高楼大厦”一场部办公室腾出来让她们住,我们住进一个苇棚里。不久,进入了寒冬,虽然在苇棚四壁涂了一层泥,但仍是到处透风。躺在行军床上,抬头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加上没有取暖设备,到了半夜,大家都冻得睡不着觉。和我住在一个苇棚的是基建大队长秦连贵和警卫员孙福元,他们怕我休息不好,冻得缩成一团也不敢吭气。我知道他们都睁着眼睛在熬夜,就说:“孙福元,不要当‘团长’了,把带来的留声机打开来唱一段吧。”我和老秦都喜欢听戏,于是京剧《失空斩》,秦腔《侧美案》,豫剧《花木兰》就交替着为我们催眠。

可是,这样的生活,对于刚出校门的知识分子、初次离开家门的女孩子们,确实是严峻的考验。为了让他们在农场安下心,扩散到各个生产队,我们开始逐步建设简陋的、却能保暖避暑的土房。于是,在这块亘古荒原上,出现了一个个新村,当农场第一对年轻的情侣结婚的时候,我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赞扬他们为安心农场、扎根边疆的广大军垦战士们作出了榜样。

平地蓄水,开荒造田

在新疆有水才能种地。梧桐窝子地处乌鲁木齐河、老龙河、头屯河、水磨沟等河系的下游,水源丰富。不过,由于没有水利设施,大部分河水都跑失、渗漏和蒸发掉了。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迪化部队,立即投入拉石头活动,修建成一条长达50多公里的“和平渠”。在不与民争水原则的指导下,部队必须有自己的屯垦灌溉系统。于是我们就考虑了一个方案,利用原来的涉坝,挖深、筑高,修建一个储水库,把每年春天从天山上流下来的雪水,和上游大小阴沟的泉水都蓄积起来,用以灌溉农田。为此,我们创建农场的第一项艰巨工程,就是修建现在的八一水库。

在田家庄(场部所在地)的东南约五公里处,有个叫马桥海子的地方,是一片很大的低洼地,一到冰解雪化的春天,这里就泛滥成灾,成为一片泽国。经过多次勘察,我们决定就在这里修建水库,这是改造大自然一个大胆的尝试,现在象这样的水库在新疆遍地都有,算不了什么,可当年这项工程真不简单,它曾惊动了当时中央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亲自带着专家到农场来视察了水库情况。

八一水库设计蓄水量为4000万立方米,工程是相当浩大的。为此成立了水库工地指挥部,我担任工地总指挥,由基建大队长秦连贵担任副指挥,把部队抽调来的连排干部统统调到第一线去,具体领导各个工程队。工程队里有不少来自湖南、山东等地的女青年,她们和老战士一样,睡苇棚,吃高粱面饼,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整天歌声不断,唧唧喳喳,欢腾的跳跃着像群小麻雀。组织上照顾到她们的体力和健康,发给她们容量较小的抬把,可她们却在抬把上面摞抬把,两个还嫌轻,要抬3个,争先恐后,奋不顾身。我再三交代带队的干部,一定要保证她们的休息,不准加班加点,但是,干部们总是向我诉苦,说思想工作难做,这些青年人借口苇棚太冷,不如干活暖和,这也是实情,当时苇棚只能避风雪,因没有炉子和煤取暖,大家晚上上床都只好用被子、大衣蒙头而睡,第二天一早醒来,被头都结成了冰疙瘩。水库工地的参战者,个个都是英雄汉。有一天,我巡视了工程质量之后,顺手拿过一把铁锨铲土,看到有几个同志脚下绑着稻草,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的鞋都跑烂了。于是就发明了这样一种“草鞋”,脚都冻裂了口,血渍凝结在脚背上,使我心痛不已,特别是我见一个红军老战士,也穿着这样一双“草鞋”和一个小伙子抬着双抬把,飞快地往来奔跑,我深感内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于是,立刻回到指挥部给军区打电话,请求甘祖昌部长设法尽快运一些胶鞋来。鞋子很快送来了,甘祖昌部长还亲自送到工地看望同志们,当他了解到工地上一日三餐每顿都是喝盐清汤,吃高粱面饼,睡在苇棚里的女青年一夜之间变成了白发老人时,很受感动。他回到军区立即调来了一批牛肉干和几十个铁皮炉子,使工地生活稍有改善,冰冷的苇棚也有了温暖。工程队的全体同志为军区首长的关怀所感动,干劲倍增,随着一抬把一抬把的日积月累,水库坝基不断升高,工程进度越来越快,终于提前完成了八一水库的第一期工程。

1952年3月15日,八一农场正式宣布成立,王震同志因有事未能参加建场大会。过了几天,他专程赶来看望大家,他一下车先到厨房看看伙食,当揭开大锅只见锅里的高粱米饭,却不见案板上有一点荤菜,就嘱咐我们要尽快组织人养羊,喂猪,种蔬菜。他对大家说:“当年南泥湾的生活就比延安好,你们是新疆第一个机械化军垦农场,一定要办好,好不光是表现在生产上,生活也要搞好,办机械化大农场,没有这个优越性不行。新疆目前很苦,但是自然条件很好,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嘛,我们一定要把新疆建设得比江南好。”

司令员的话唤起了大家对农场前景的美好向往,增强了为实现这个美景而奋斗终生的信念。

春风吹遍了天山南北,冻结了一个漫长冬天的冰雪开始融化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光大好季节里,农场进行了春耕大动员,掀起开荒造田、抢墒播种的热潮。当初农场只有一台斯大林——80号拖拉机,几部马拉犁,组成了一个机耕组。不久又陆续补充了几台苏联进口拖拉机,机耕队伍慢慢壮大。由于机具不足,开荒造田主要还得依靠人力和落后的工具,按照可耕熟荒地的分布情况,成立了4个耕作队(以后发展成相当分场一级的五个耕作区)分片负责,每人一把坎土曼,展开了革命的开荒竞赛。与此同时,我们又给各队分了些牛,请来当地老农作技术指导,采用“二牛抬杠”的耕地法,加快开荒进度,机畜并重,人力当先,迅速建立起农场第一轮农作物基地。当年就开荒近2万亩,选择土壤较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播种小麦近万亩,玉米和豆类作物1千多亩,油料、饲料4千多亩,还有几百亩棉花,并且都获得了丰收。八一农场在干旱地区种植棉粮成功的消息,曾引起国内外的重视。

当八一农场第一次上交爱国粮的时候,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派来了摄影人员,录制当时的盛况。有一位女宣传员的哥哥是鞍钢的工程师,当他看到自己妹妹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挥手向她致意,感到十分惊奇和欣喜,可惜镜头太快,为此,他还特地又买票去重复看了一场,事后写信告诉这个女同志,也被农场传为佳话,人们都为此感到光荣和鼓舞。

(作者为原八一农场首任场长、第六师第一任师长)

八一农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个机械化军垦农场-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