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党史资料
  5. 详情

铁轨铺通天山南北——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铁路建设综述

日期:2020-12-03
来源:田燕
【字体:

铁路,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修建铁路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1960年代,兰新铁路修到乌鲁木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70年代,南疆铁路修到库尔勒。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的铁路建设开始加速。1980到1990年代,新疆的铁路建设在北疆方向主要是兰新铁路向北的继续延伸,沿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西进,经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沙湾、奎屯、乌苏、精河、博乐9个市县,铁路一直修通至中苏两国交界的阿拉山口。南疆方向,南疆铁路乌鲁木齐至库尔勒段于1984年开通运营,并于1998年、2003年先后修通至阿克苏及喀什并开通运营。

进入21世纪的新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都对快捷、畅通的铁路运输提出了要求。这期间,新疆先后建设、开通的铁路有精-伊-霍铁路、奎北铁路、喀什-和田铁路、乌准铁路、乌西至阿拉山口电气化改造工程、南疆铁路库尔勒-阿克苏增建第二线工程、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库车西-俄霍布拉克铁路支线、哈密货车南环线工程、哈密-罗布泊铁路、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吐鲁番-库尔勒段第二线工程、乌鲁木齐新客站及相关工程、乌鲁木齐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格尔木-库尔勒铁路(新疆段)等项目;营业里程由三千多公里增加到六千多公里。新疆铁路实现了从“内燃时代”“普速时代”向“电气化时代”和“高铁时代”的跨越。

从兰新铁路到欧亚大陆桥,从单线到复线,从“一”字形到“人”字形,到如今以兰新铁路、南疆铁路、北疆铁路为主干的,东西贯通、南北延伸的“四横四纵”铁路网基本形成。随着运营公里数的不断增加,运营线路的不断丰富,运输能力不断提升,铁路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明显。

一、改革开放前新疆的铁路建设

1、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的修筑,是新疆铁路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兰新铁路自甘肃省兰州市至新疆乌鲁木齐,全长1903公里,是新疆通往内地的唯一铁路运输干线,是陇海铁路向西的延长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最长铁路干线,是构成中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当时的情况,兰新铁路实施分段修建。甘肃境内的疏勒河至乌鲁木齐段跨越甘肃、新疆两省区,全长989.3公里,其中754.42公里在新疆境内。1959年12月31日,兰新铁路通车到新疆的东大门——哈密。1962年12月10日,铁路终于铺到了乌西站,铁路真正修到了边城乌鲁木齐。

1963年1月兰新铁路疏勒河至乌鲁木齐段全线开办临时运营,开行客车3对,货车6对。1966年1月1日兰新铁路疏勒河至乌鲁木齐段移交西北铁路运输工程指挥部管理,1971年1月1日交通部乌鲁木齐铁路局成立。

2、南疆铁路

南疆铁路是我国大西北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南疆铁路大体上是沿着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的走向延伸的,东起兰新铁路的吐鲁番站,经和静、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到喀什市,全长约1460公里。沿线土地肥沃,草原茂盛,农牧业发达。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是我国主要的长绒棉产地;和静县境内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著名的大牧场;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库尔勒香梨和焉耆马驰名中外。沿线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艾维尔沟煤矿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焦煤生产基地之一。这段铁路的通车,对于促进南疆地区的开发,加速新疆经济建设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开发西北、开发新疆的需要,南疆铁路分段进行建设。第一期工程吐鲁番至库尔勒段分为吐鲁番至鱼儿沟、鱼儿沟至和静、和静至库尔勒3个阶段施工。1971年开工,1979年11月完成铺轨任务。这段铁路全长476.5公里,在修建过程中曾分段开办临时营运。

二、改革开放后新疆的铁路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的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从1984年到2000年之间,兰新铁路乌西至阿拉山口段、兰新铁路复线、南疆铁路库西至喀什铁路段相继建成通车,路网结构实现从“一”字形到“人”字形的转变,有效改善了南北疆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

1、兰新铁路的继续建设

1984年12月5日自治区和铁道部联合组建的北疆铁路公司成立,同日乌鲁木齐站候车大楼建成投入使用。

兰新铁路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段工程于1985年5月1日复工,由新成立的“北疆铁路公司”负责修建。兰新铁路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段全长460千米,东起乌鲁木齐西站,沿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西进,经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沙湾、奎屯、乌苏、精河、博乐9个市县,西至中苏两国交界的阿拉山口。第一期工程乌鲁木齐西站至乌苏,全长236千米,投资3.8亿元,由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投资1.5亿元,铁道部负担0.8亿元。打破了以往铁路干线由国家财政拨款和铁道部独资修建的旧模式,走出了一条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新路子,于1987年8月6日完成铺轨,1989年底全线竣工,形成了综合运输能力;第二期工程由乌苏至阿拉山口,长224千米,于1988年5月1日动工,1990年9月1日兰新铁路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段通车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西站隆重举行。1990年9月12日北疆铁路与前苏联土西铁路阿克斗卡至德鲁日巴段实现接轨;1992年7月1日,完成各项配套工程和辅助设施,北疆铁路全线竣工。至此,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正式贯通,举世瞩目的亚欧国际铁路联运开始运营。

1991年3月19日国务院批准立项修建兰新铁路复线。这项工程东起甘肃武威南站,西至乌鲁木齐西站,总长1622千米,乌鲁木齐铁路局管内987千米;投资36亿元,分期建设,分段实施。整个复线工程完成后,兰新铁路近期运输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以上,远期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1992年至1994年间,为配合国家经济战略重点的西移和新疆“一黑一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经过两年奋战,兰新线复线全线贯通,缓解了设计能力年过货500万吨的兰新铁路的重负。1994年9月16日,在疏勒河举行兰新铁路复线铺通典礼。1995年9月14日兰新铁路复线正式投入运营,并在乌鲁木齐西站举行全线开通庆祝大会。

2001年5月30日,北疆铁路公司正式移交国家铁道部管理,这将有利于北疆铁路公司管理体制,有利于集中统一指挥,提高运输效率,有利于确保欧亚大陆桥的运输畅通。

2、南疆铁路的继续建设

1982年1月1日南疆铁路临时管理处成立。1984年8月30日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投入运营。

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南疆铁路西延建设被提上了新疆铁路建设的议事日程。1996年9月6日南疆铁路西延工程(库尔勒西至喀什段)破土动工,全长975千米,投资59亿元,由库尔勒西站始,沿塔里木盆地北缘西行,是全国“九五”期间新建铁路中最长的一条。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参加了开工典礼并讲话,相关部委、企业、驻疆部队、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有关方面负责人、南疆铁路各地州领导、南疆铁路部分参建单位和各族群众3000余人参加了开工典礼。

1998年6月28日南疆铁路铺轨至阿克苏,同年12月1日开通运营。1999年12月6日南疆铁路铺轨到喀什,2003年9月10日至12日,全长969.58千米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工程通过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铁道部、国家有关部委和自治区组成的国家验收委员会的验收,并交付乌鲁木齐铁路局运营。

南疆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后,先后开通了库尔勒至乌鲁木齐、库尔勒至吐鲁番、库尔勒至西安、库尔勒至连云港、库尔勒至阿克苏、库尔勒至喀什6趟对开客运列车。铁路为塔里木石油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渠道,为南疆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生机,也深刻地改变了铁路沿线地区普通人的生活。

三、21世纪新疆铁路建设

由于新疆远离内地,95%以上的出疆物资和90%左右的进出疆人员都要依靠铁路,但多年来铁路运力紧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始终制约着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的新疆,迎来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外运以及向西开放,都对快捷、畅通的铁路运输提出了要求。新疆铁路建设规模化发展,不仅将改善新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吸引着一批批大企业大集团入驻,从事资源开发和对外贸易。

2005年4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与铁道部举行会谈,共商新疆铁路建设大计。双方签署了《关于新疆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随着纪要的签订,备受关注的乌鲁木齐至精河铁路复线、乌鲁木齐至库尔勒铁路复线、奎屯至克拉玛依至北屯新线和乌鲁木齐集中箱中心站等铁路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入实质阶段。会谈指出,加快这三条铁路路线和一个集装箱中心站项目的建设是新疆铁路建设的当务之急。乌鲁木齐至精河铁路复线的建设将有效解决目前第二条欧亚大陆桥新疆段铁路运力紧张的问题。南疆铁路沿线一系列石油石化大项目的建设,使得吐鲁番至库尔勒复线的建设显得尤为关键。对于全国铁矿、铜矿富藏区的北疆地区来说,奎屯至克拉玛依至北屯铁路新线的建设,将为之注入强大的发展活力。同时,对克拉玛依500万吨稠油加工等重大工业加工项目来说,这条铁路线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双方会谈确定,在“十一五”期间还将加快喀什至和田铁路建设、哈密至罗布泊段铁路专线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列入铁道部向国家申报的建设规划项目中,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为此,铁道部将与自治区共同成立加快推进新疆铁路建设领导小组。

此后,新疆的铁路建设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多条铁路进入火热的建设中,总投资超过千亿元。广袤的西域大地,将因铁路巨龙纵横驰骋,拉近了与内地和周边国家间的距离。

1、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

为进一步增强兰新铁路作为新疆经济大动脉的外运通道能力,经自治区党委、乌鲁木齐铁路局上报,铁路总公司审核批复,于2008年3月开始对兰新铁路二线新疆段进行电气化改造。该工程2009年3月1日开工,2012年10月30日各专业工程完工,标志着新疆铁路全面跨入电气化时代。兰新二线新疆段电气化改造主要是指红柳河至乌鲁木齐西段工程(简称红乌电气化改造工程),自兰新铁路红柳河车站西端引出,途经哈密、鄯善、吐鲁番及乌鲁木齐等县(市)至乌鲁木齐西站,全长759.198公里(含北疆支线)。红乌电气化铁路沿途地质情况复杂,气候恶劣,工程先后穿越新疆著名的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环境恶劣,给施工和运输造成了极大不便,全体参建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团结协作,战酷暑、斗风沙,克服了恶劣天气带来的施工和生活上的困难,确保了各项工程在安全可控、质量可靠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同时,由于兰新电气化改造是在既有线施工,各参建单位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与运输部门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克服了既有线路长、车流密度大、有效施工工期短等困难,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实现了建设、运输“两不误、双促进”。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既有线路技术标准低、运输能力不足的现状,客运列车的行车速度将会更快,载重能力也将增强,为新疆资源开发、特色产品外运、人员交流、经贸往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对加强民族团结,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精伊霍铁路

作为新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投资60亿元的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2004年底开建,拉开了本世纪新疆铁路建设的序幕。精伊霍铁路将从兰新铁路西段的精河站引出,穿越天山山脉的崇山峻岭进入伊犁河谷,经过尼勒克县、伊宁县、伊宁市和霍城县,最终到达霍尔果斯边境口岸。这条铁路全长286公里,全线有隧道37座,桥梁166座,涵洞928座,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34%。

精伊霍铁路主控性工程——北天山特长隧道横贯天山山脉,全长13.61公里,为新疆第一长隧道。乌铁局和施工单位针对地质复杂、岩石破碎、隧道塌方、涌水突泥和特长隧道反坡施工等施工难题,7次聘请国内隧道专家组织技术攻关;针对天山山区大雪和强风的特点,在新疆铁路首次采用了防风雪走廊、挡雪板、挡雪墙等因地制宜的防风雪技术措施,确保全天候的运输畅通。2008年6月初,随着北天山特长越岭隧道正式贯通,精伊霍铁路最难的建设工程被攻克。

2009年9月14日,精伊霍铁路完成全线铺轨,2009年12月18日开通货车运营。精伊霍铁路的建成开通,对加快新疆边贸发展,扩大我国与中亚和欧洲的贸易往来,开发伊犁河谷的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建成通车使伊犁河谷的水果、蔬菜、肉类等农产品和煤炭、铜、黄金等矿产源源不断地运往新疆其他地区和内地市场,铁路沿线和辐射区内崛起了一批新城镇和开发基地,铁路建设与运营也给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10年7月1日开通首趟旅客列车,自开行旅客列车以来,大量游客乘坐列车前来游览有着“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以那拉提草原为例,2009年6月那拉提每天接待不到1000人,铁路客运开通后,每天游客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精伊霍铁路直通霍尔果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铁路相连,形成我国西部第二条钢铁通道,与兰新铁路西段、奎北铁路构成树干式的交通骨架,大大改善了北疆地区的交通环境。

3、喀和铁路

和田、喀什地处祖国边陲,城市绿洲之间相隔遥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促进南疆经济发展,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新建新疆喀什至和田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新建喀什至和田铁路。2008年7月,喀什和田铁路正式动工。喀什至和田铁路所经过的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达到550万。铁路周边沿线15个县市中有12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少、边、穷地区。铁路开工消息传来,各族群众欢欣鼓舞。经万余名铁路建设者历时两年艰苦鏖战,2010年12月30日,喀什至和田铁路顺利建成,这条铁路正线全长488公里,途经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线路从南疆铁路喀什站接轨,经喀什、疏勒、阿克陶、英吉沙、莎车、泽普、叶城、皮山、墨玉、和田等10个市(县),终点至和田市,工程总投资50亿元。2011年6月28日,喀什至和田铁路客运正式开通。乌鲁木齐与和田间铁路的开通,将有效改善这一区域单一的交通运输结构,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对促进旅游产业、特色产业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喀和铁路还对加强边疆地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强化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完善新疆路网布局,实施新疆资源转换战略有着积极作用;对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国家战略西移,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4、奎北铁路

奎北铁路是沟通北疆的一条重要铁路,南起兰新铁路奎屯站,向北经克拉玛依、乌尔禾、福海至兵团垦区重镇北屯,线路全长468.5公里。奎北铁路工程总投资55亿元,由铁道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建设,分别出资30亿元、17亿元、8亿元。规划运输能力为每日开行客车12对,年货运能力2000万吨。

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明确批复奎北铁路开工;2007年4月24日奎北铁路全线开工建设;2009年12月29日,随着一列货运列车自克拉玛依北站缓缓驶出,标志着新疆奎北铁路奎屯至克拉玛依段正式投入运营,地处新疆北部的克拉玛依市从此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2011年4月18日开通了克拉玛依北至北屯段货物运输,6月1日开通了全线的旅客运输,10月20日克拉玛依火车站正式开通运营,至此奎北铁路全线各客运站全部开通运营。

奎北铁路所经克拉玛依市、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农林、矿产、石油和旅游资源丰富;克拉玛依市被称作“石油之城”,位于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人类净土、中国一绝、世界第一”,阿勒泰地区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接壤,已开通口岸4个,在建口岸1个。阿勒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以来,对外客货运输主要依赖公路,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奎北铁路的建成通车,必将为加强新疆北疆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加快克拉玛依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优势资源转换,促进当地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改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移动及城镇化建设进程提供有力的运力保障。对于加快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步伐,促进西部大开发,发挥西北地区的巨大经济潜力和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发展外向型经济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5、兰新铁路客运专线与乌鲁木齐高铁新客站

2009年11月4日,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开工建设,这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现代“钢铁丝绸之路”,线路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全长1777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快速铁路,其中新疆段正线全长710千米。兰新高铁新疆段自2014年11月16日开行以来,从最初乌鲁木齐至哈密间每天开行4对动车组列车,到每天固定开行乌鲁木齐至哈密、兰州、西宁共11对始发终点动车,2016年9月16日,乌鲁木齐至乌鲁木齐南开通了8对“摆渡动车”,通过“公交化”的形式解决两站间的换乘问题,满足了旅客站内便可购票换乘的需求,一次次创造的客运发送量记录,也不断刷新疆高铁服务社会的认知度。

乌鲁木齐站是“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5.77亿元,工程自2013年6月开工建设,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经过全体建设者三年的顽强奋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乌鲁木齐站是全国铁路十大区域性客运中心之一,位于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原二工火车站西南方向,占地0.7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由主站房、站台风雨棚、高架落客平台三大部分组成,集高铁、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公交、出租等为一体,实现各种换乘方式无缝对接,是兰新高铁西端终点站,等级为特等站,也是新疆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功能完善、设施先进、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大型铁路综合枢纽之一。乌鲁木齐站站房高大、通透、宽敞,结合了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建筑造型体现“天山雪海丝路明珠”的设计意象,突出“枢纽型、功能性、人性化”的特点,不仅具有服务旅客的各项功能,也是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新的地标性建筑和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2016年8月12日,D8820次动车组列车从乌鲁木齐站驶出。至此,被誉为“丝路明珠”的乌鲁木齐站正式开通运营。

如今兰新高铁已彻底融入新疆人的生活,改变了新疆人民的出行方式。也方便了沿途城市间的两地生活,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持续升温,乘“动车”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首选,高铁带来的1小时、4小时城市圈将哈密、吐鲁番等城市纳入乌鲁木齐的“怀抱”,同城效应让城市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进出疆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缩短至现在的4小时,拉近了新疆与内地的时空距离。兰新高铁不仅满足了疆内旅客出行,也串起了新疆、青海和甘肃三省区,促进了三地经济、文化的互动交流愈发密切。为促进工业、农业、物流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加快了兰新高铁沿线城市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步伐。

6、南疆铁路库阿二线及吐库二线

南疆铁路是新疆南疆地区对外沟通的唯一铁路通道,也是亚欧大陆桥南部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南疆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单线运营”的南疆铁路日趋饱和,铁路运力紧张与运输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2008年底铁路部门开始建设“库阿二线”。库阿(库尔勒-阿克苏)二线东起库尔勒市,西至阿克苏市,横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与阿克苏两地区,途经轮台县、库车县、新和县。线路与既有南疆铁路并行,使得原有“单线运行”升级为“双线运行”,线路全长526.9公里。2013年12月5日,库阿二线全线正式开通。吐库阿二线全线通车后,阿克苏到乌鲁木齐的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19个小时缩短为13个小时,极大地提升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部铁路运能,形成南疆连接疆内其它地区及内陆省份客货共线并重的大能力运输通道。

吐库(吐鲁番-库车)二线段起自兰新铁路吐鲁番车站,经中天山东部的乌苏通越岭,穿越中天山进入焉耆盆地,经和硕、焉耆,最终抵达库尔勒市,线路全长约334公里,较原有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缩短了123公里。与原有线路绕天山行走不同,吐库二线最大限度地拉直了线路,采取穿越天山的方法。同时线路海拔高度较原有线路的2980米下降到了1490米,最大坡道较原有线路的22.7‰下降到了13‰,设计行车速度则提高到160公里/小时,货运年运输送能力从600万吨提高至5000万吨。该条铁路2007年开建,2014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2015年2月1日,吐库二线客运正式开通运营。

7、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际铁路网初步建成

近年来,随着新疆铁路部门大力实施疆内旅客列车提速扩能战略,逐步搭建起了以直达特快列车、城际列车、特快列车、快速列车、普快列车等为框架的公交化、规模化、密集化开行模式,以满足各族旅客不同层面的乘车需求,这其中城际列车的开通,是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2014年5月1日,从新疆乌鲁木齐至奎屯的T9561次旅客列车从乌鲁木齐火车站驶出,标志着北疆之星城际列车正式开行。随后乌鲁木齐铁路局先后开通了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石河子、伊宁的“北疆之星”城际列车。经过多次运速调整,从首府乌鲁木齐出发,可实现一个半小时到石河子、两个半小时到奎屯、四个小时到克拉玛依、五小时到伊宁。“北疆之星”列车公交化开行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北疆地区旅客出行,让城市之间往来的时间成本大大缩短,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沿途旅游业将产生明显效果。

依托客运快速通道,2015年开始,乌鲁木齐铁路局先后开发了乌鲁木齐南至库尔勒“南疆之星”、周末动车、乌鲁木齐南至阿克苏夕发朝至管内快运列车,发挥同城效应,加快人员、物资流通,促进城市间融合发展,对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旅游业振兴,新疆经济发展以及实现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目标作用巨大、意义深远。

同时,乌鲁木齐铁路局积极培育“引流入疆”“坐着火车游新疆”旅游消费新热点,先后推出“伊犁及吐鲁番赏花游”“大美新疆北疆游”等专列旅游产品,仅2016年累计开行旅游专列163次,组织游客12万人,受到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评价。

随着兰新高铁的开通运营,“北疆之星”“南疆之星”城际列车的逐步开通,乌鲁木齐与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乌鲁木齐与吐鲁番、鄯善、哈密以及乌鲁木齐与库尔勒,均实现了异地同城。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际铁路网雏形初显,新疆城际铁路网呈现“树丫”形构架

8、其他铁路建设

乌精二线铁路,自兰新铁路乌西站引出,经昌吉、石河子、奎屯、乌苏至精河站,线路全长381.5公里。2007年6月14日全线开工建设,2009年,完成了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和初步验收;2010年至1月10日通过安全评估。2016年8月26日,乌精二线通过国家验收。

乌准铁路是新疆第一条合资铁路,包括改建铁路乌北至小黄山段,新建铁路小黄山至五彩湾段、五彩湾段至将军庙段,线路全长264公里。乌准铁路于2009年11月18日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的建成,为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链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运输保障基础。

哈密至罗布泊铁路(简称哈罗铁路)位于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北起兰新第二双线哈密南站,跨越南环线后沿哈密盆地向西南行进,经哈密工业园区、大南湖煤田,沿哈罗公路到罗布泊平原区的罗北区,再向西南到达罗中站。正线全长373.8公里。工程总投资30.67亿元,2012年10月竣工。哈罗铁路建成以后,对哈密地区的资源开发以及罗布泊钾盐和沿线大南湖矿区、沙尔湖矿区煤炭的大规模外运起到重要作用。

北屯至阿勒泰铁路于2014年4月26日开工建设,总投资14.2亿元,全长67.05公里,自奎北铁路的终点北屯市车站北端引出,向西绕过北屯市,一路向东北至阿勒泰市。2017年6月10日北阿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随着2019年5月30日克塔(克拉玛依-塔城)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宣告新疆所有地州市均已通火车。

由青海省格尔木市到新疆库尔勒市的库格铁路,全长1240公里,投资200亿元,青海境内为540公里,投资116亿,已于2014年底动工建设,计划2020年建成通车。2018年12月20日开工建设的和若(和田-若羌)铁路,是新疆南疆铁路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若线和库格铁路修通连接后,和田群众出疆可通过若羌经青海直通内地城市,不必再绕道吐鲁番,出疆路程将缩短1000多公里。

除了各条新铁路线路的开通,乌鲁木齐铁路局还充分发挥铁路口岸站在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上的桥头堡作用,持续提升过货能力。阿拉山口站过货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铁路口岸第二,出口进货量多年居全国同类口岸首位。2012年12月22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开通运营,成为新疆第二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铁路通道。

经过这些年的飞速建设,新疆已初步建成以乌鲁木齐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新亚欧大陆桥为主轴,环塔里木盆地和环准噶尔盆地为两翼的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了“一轴两环”主骨架,新疆东联西出功能的发挥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步伐,将因此提速。“十三五”期间,新疆铁路建成北中南三条出疆大通道,与目前已经投运的精伊霍铁路、奎北铁路、乌准铁路、喀和铁路、兰新高铁等连接成网。到2020年底,新疆将建成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疆、衔接内地、沟通亚欧的铁路运输线,形成“四纵四横”主骨架,实现“由线到网”的蜕变。

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疆铁路

1、“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建设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和倡议。两个月后,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新疆要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五大中心”,即: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典型的交通经济带。这让具备特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疆,成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前沿和重要的战略枢纽。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东风,加速构建联通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疆正在从国家交通网络末端,建成中国西部物流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中心。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空间格局主要是北中南三条大通道,分别从我国东部经济最发达的3个经济圈出发,依托国内现有交通干线,自东向西贯穿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经新疆通向中亚、西亚、南亚和俄罗斯等。

其中,北通道起于“环渤海经济圈”,自京津唐经山西、内蒙古,从伊吾进入新疆,再经北屯、吉木乃西出哈萨克斯坦至俄罗斯;中通道起于“长三角经济圈”,自上海沿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横穿我国中原、西北诸省区,由哈密进入新疆,再经乌鲁木齐、精河,分别从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出境直通中亚至欧洲;南通道起于“珠三角经济圈”,自广东经湖南、重庆、四川、青海,由若羌进入新疆,再经和田、喀什,南下至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是一条极具战略意义的新通道。

新疆是这三大通道的交会地,也是亚太与欧洲两大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推进三大通道建设对新疆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自治区正在构建的3条出疆铁路大通道分别是北通道:将军庙至三塘湖至淖毛湖至哈密至内蒙古额济纳铁路是铁路北通道的基本骨架。中通道: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以及兰新线。南通道:格库铁路。随着北通道和中通道的畅通,2019年,三大铁路通道连接10个口岸的东联西出开放战略全部实现后,新疆作为亚欧中心的地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疆开放水平上升到全新阶段。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对中国的产能转移、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升级和确立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在新疆未来的交通枢纽版图上,首府乌鲁木齐和经济特区喀什将建设成为国际性枢纽,分别成为我国“一带一路”西向开放的内陆型、口岸中转型综合交通枢纽。

2、构建“东联西出”物流大通道

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特殊的外贸格局,即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占全区对外贸易的七成,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占七成,出口贸易中通过新疆市场采购以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等方式出口到中亚国家的商品占七成。2014年3月,首列新疆至中亚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

2016年,国家发改委在《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中,把乌鲁木齐(乌西)确定为中欧班列主要铁路枢纽节点之一。同时,2016年全国各省市中欧班列平台公司在乌鲁木齐成立“全国中欧班列货运班列联盟”,提出选定乌鲁木齐作为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西部方向集结中心,对全国各地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及其返程班列集结编组作业。

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16年8月开始,新疆铁路部门一期投资近一亿元,对既有场站进行扩能改造,将两条货运线分别延长,方便班列整列装卸,还将货场集装箱堆场面积和海关监管库库区内集装箱堆场面积扩大,以满足国际物流货物运输需求。

在拓展疆内市场的基础上,乌鲁木齐集结中心派专人走访内陆省份外向型生产和贸易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物流需求,设计全程物流方案,吸引内地出口物资“化零为整”,“在乌鲁木齐再集结”,并协调相关部门优化通关流程,将口岸通关时间由12小时压缩至6小时。

与此同时,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积极加强与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中欧班列(成都-罗兹)合作,形成了西行班列相互补轴、零散货物乌鲁木齐集结开行的经营模式。2017年2月底,新疆铁路又开辟了自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的新通道,进一步压缩时间,为客户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凭借“依托疆内,辐射全国,布局欧亚”的经营战略定位,如今中欧(中亚)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已从2016年5月每周开行一列发展为每天开行一列,实行了西行班列规模化、常态化开行。随着集结中心品牌效应日益显现,新疆“东联西出”的物流大通道已颇具成效。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铁轨铺通天山南北——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铁路建设综述-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