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人物长廊
  5. 详情

茅盾:抗战时期新疆新文化的传播者

日期:2023-01-04
来源:古 娜
【字体:


茅盾(1896~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20年下半年,茅盾与陈独秀等一起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茅盾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9年3月至1940年5月,茅盾来到新疆,任新疆学院教育系主任、新疆文化协会委员长、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会长、《反帝战线》编委会编委等职。在党的领导下,茅盾不遗余力地在新疆传播马列主义,开展以抗日救国为主的新文化运动,为推动新疆文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执教新疆学院

1938年下半年,茅盾在香港为生活书店主编《文艺阵地》,恰逢新疆学院院长杜重远在香港做新疆的宣传,茅盾产生了去新疆工作的念头。他找到当时香港的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廖承志了解新疆情况,闻知党中央已派党员在新疆帮助工作。随后,当茅盾接到新疆学院的任教邀请书后,便和家人于1938年12月底离开香港,辗转越南后入境昆明,再经成都、西安、兰州,于1939年3月11日,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

茅盾到新疆后,立即投身于新疆的文化和教育工作中。1939年3月13日,在新疆学院的欢迎大会上,杜重远向师生隆重介绍了茅盾。担任教育系主任的茅盾,先后为全院学生开设了“文艺思潮”、为教育系开设了“国防教育”“中国通史”等课程。他亲自编写讲义并授课,主讲中国通史、中国学术思想概论、西洋史、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每周授课17个学时。他的中国文化和思想课,特别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讲解得非常详细生动。因此,慕名前去旁听的人也很多,教室常被挤得水泄不通。

1939年5月4日,新疆学院举办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活动,茅盾作了题为《五四运动之检讨》的报告。10月19日,茅盾参加新疆学院鲁迅逝世三周年纪念会。他追忆与鲁迅先生共同在左翼作家联盟战斗的日子,赞扬鲁迅先生“至大至刚的爱民族之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随后,茅盾为《反帝战线》撰文《在抗战中纪念鲁迅》,阐述鲁迅的革命精神,号召新疆青年向鲁迅学习。

1939年7月,新疆学院院刊《新芒》首期(第一卷第一期)刊发。茅盾非常关心这个刊物,作为编辑顾问,他不仅指导审编、版面设计,还帮助学生改稿润色。在百忙中,茅盾还为《新芒》执笔写稿,并先后在第一、第二期上投刊《五四运动之检讨》及《学习与创造》两篇文章。

茅盾在课余还深入学生中开展文艺活动,发现、培养青年,并辅导他们进行文艺创作。茅盾在新疆学院学生中组织成立“戏剧研究会”,指导戏剧文学爱好者赵普林、党固、乔国仁等学生创作话剧《新新疆进行曲》,并执笔修改定稿。这部话剧于1939年5月在迪化西大楼等地正式公演。这是新疆第一部反映现实生活和以抗战为题材的大型话剧,上演后轰动迪化全城。茅盾为此在《新疆日报》上发表《为〈新新疆进行曲〉的公演告亲爱的观众》的评介文章,号召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反映新疆现实生活的剧本,把戏剧创作开展起来。

主持新疆文化协会

1939年4月8日,新疆文化协会成立,茅盾被公推为新疆文化协会委员长,他上午在新疆学院教书,下午在文化协会做事。协会下设有编译部、艺术部、研究部,编译部在茅盾的主持下,编写了一套汉文小学教科书,并翻译为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共四种文字出版发行,供全疆各族小学学习使用。

在新疆文化协会,茅盾还兼任艺术部部长,指导话剧、歌咏和漫画三个小组开展工作。1939年8月,赵丹、叶露茜、徐韬、王为一、易烈等文化人士来新疆后,在茅盾的支持和领导下,建立了实验剧团。剧团首先改编和排练了著名话剧《战斗》,以新疆文化协会所属戏剧运动委员会的名义,于“九一八”八周年之际在迪化公演。该剧由赵丹导演、王为一、徐韬等人主演,中共党员于村、白大方和新疆学院多人参加演出。该剧上演十余日,观众场场爆满。此后,《屈原》《雷雨》等话剧纷纷搬上舞台,使新疆话剧空前繁荣起来。

在茅盾的倡议下,新疆文化协会还创办了漫画刊物《时代》,以街头漫画的方式宣传抗日。1939年6月,茅盾以协会委员长名义,向全疆发出开展抗日歌咏活动等启事,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日歌曲,在新疆的学校、机关、工厂得到广泛传唱。期间,茅盾还创作了《筑路歌》等歌词。

为培养文化干部,1939年10月,新疆文化协会举办文化干部训练班,招收200余名各族青年。茅盾不仅担任班长,还为学员讲授马列主义和革命文艺理论;赵丹等人讲授艺术课,并组织学员创作剧本,参加排戏。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学员逐渐成长为新疆文化战线上的骨干。

笔耕不辍

在新疆期间,茅盾积极为《反帝战线》和《新疆日报》等报刊写稿,先后发表多篇文章。1939年4月12日,茅盾在《新疆日报》发表了他到新疆后的第一篇文章《新疆文化发展的渴望》,肯定了两年来中共党人进疆后在文化工作上的成绩。1939年11月,他发表了《二十年来的苏联文学》,介绍了苏联文学发展的道路和取得的成就。随后还写了《苏联的科学研究院》《青年的模范——巴甫洛夫》,号召青年学习巴甫洛夫,努力从事“抗战建新”事业。茅盾还写了《显微镜下的汪派叛逆》《“纳粹”的侵略并不能挽救经济下的危机》《侵略狂的日本帝国主义底苦闷》《帝国主义战争的新形势》等战斗檄文,揭露法西斯本质,鼓励人们奋勇抗日。

茅盾还应邀为新疆各界人士做文艺和抗日救亡的讲演。1939年5月7日,应新疆妇女协会邀请,茅盾在新疆女子学校作了题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演讲,介绍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对青年人进行新文学、新思想的启蒙教育。1939年5月,茅盾应新疆日报社邀请,在报社讲述创作《子夜》的经过,演讲内容以《〈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为题刊发在当年6月1日《新疆日报》副刊《绿洲》上。这些文章和演讲报告,起到了指导抗战时期新疆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1940年春,茅盾等人搭乘飞机离开新疆,经停兰州、西安,在党组织安排下,于5月底随朱德总司令一行回到延安。10月10日,茅盾受党中央安排,离开延安到重庆,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组织领导国统区的文化运动,以助力国统区的抗战工作。到重庆不久,茅盾就撰写了《白杨礼赞》《风景谈》等散文名篇。

在党的领导下,茅盾在新疆身兼数职,执教笔耕,热情讲学,勤奋工作,传播马列主义,培育有志青年,推动抗日救国运动,促进了新疆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历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务。1981年,根据茅盾的遗愿,中国作协用他捐出的25万元稿费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茅盾:抗战时期新疆新文化的传播者-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