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梅”好生活

——记喀什地区社会保险服务中心驻伽师县英买里乡英买里村工作队

日期:2023-03-03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由于科学管护到位,我家的8亩新梅进入盛果期,预计收入11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村民艾海提·吐尔逊的新梅园里,一颗颗紫红色的新梅缀满枝头……

喀什地区社会保险服务中心驻伽师县英买里乡英买里村工作队驻村以来,积极探索“新梅+旅游”发展模式,让乡村旅游火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英买里村种植新梅600余亩,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技术,收益不高。为破解瓶颈,工作队和村“两委”制定林果提质增效计划,决定把新梅打造成村民增收支柱产业。

工作队通过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等时机,邀请县农业技术员向村民讲解新梅的生长特点和田间管理技术;开设“田间课堂”,邀请新疆林科院、山东省林果技术团队现场培训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提升村民种植管理水平。


分拣新梅

为持续巩固培训成果,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种植大户成立技术服务队,采取分片包干形式,为村民提供压枝、剪枝、施肥等技术服务。经过精细化管理,新梅的挂果率和品质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全村新梅种植面积达1680亩,亩均收入1.3万元。

英买里村是近郊村,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在种植新梅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与村民代表座谈,在县文旅部门的支持下,打造以四大名著命名的四条创意主题旅游街。青砖红瓦的农家小院、鎏金飞檐的古朴店铺、栩栩如生的墙画,在塑造具有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的同时,也赋予了文化内涵,英买里村由此“脱胎换骨”。

工作队争取旅游项目资金1000万元,升级改造26户民居,扩宽街区主干道路2.6公里;在旅游街两侧墙面上绘制四大名著故事人物,修建栈桥、亭子、花池等设施,建设新梅文化广场,吸引玉石、民族服装、咖啡店等个体经营户入驻,年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解决6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2.2万元。


了解农家乐经营

“萨拉买提,外面天热,快进来喝一杯果茶。”坐在“西游”街拐角处的“水帘洞”茶馆里,店主翁伟热情地招呼着村民萨拉买提·达吾提。

来自上海的翁伟是新梅收购商,去年秋天到英买里村收购新梅时,无意间发现了创意主题旅游街,被英买里村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所吸引,当即决定租赁一间店铺开起了果茶馆。

“创意街开业后,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激发了村民创业就业热情,村民们的口袋也越来越鼓。”萨拉买提说起村里的变化,脸上溢满幸福的笑容。

幸福感不只是口袋鼓起来,精神文化生活也要丰富起来。围绕主题旅游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队和村“两委”新建群众文化大舞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农民文化大院等文化阵地,组建30人的红石榴演出队,邀请新疆艺术剧院老师到村授课,并编排与四大名著相关的情景剧、诗朗诵、歌曲等节目,每周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余场次,参与村民3000余人次。

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工作队利用村级“大喇叭”讲述村民身边小故事,传递文明新风尚,引导村民自觉树立维护环境意识。邀请老党员担任环境卫生监督员,组建党员服务队,每周集中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累计清理辖区道路沿线、渠道垃圾12吨,投放垃圾箱60个,评选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户40户。

如今的英买里村,产业旺了、村民富了、环境美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美景。

“我们将带领村民发展壮大新梅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依托创意主题旅游街,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郭志斌信心满满地说。

(喀什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钟燕矫、高文辉 供稿)

点亮“梅”好生活-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