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上 “鸽”声嘹亮

——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乌什县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工作队

日期:2023-04-03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咕咕咕,咕咕咕……”在乌什县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国合鸽业有限公司肉鸽养殖繁育基地,员工们在一排排鸽笼间来回穿梭,备料、投喂,仔细查看鸽子健康状况。

“以前,村党支部凝聚力不强,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增收乏力,日子过得不如意。”老党员约麦尔·麦麦提说起以前的生活,直摇头。

这一状况,从驻村工作队入驻后,逐渐发生了变化。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村工作队发挥组织优势,在建强基层组织、培育特色产业、增进民族团结方面下功夫,打造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一对一”帮带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建强基层党组织,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和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工作队和村“两委”采取从村级后备力量“选”一批、现任村干部“留”一批、致富带头人“育”一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引”一批的办法,吸纳3名群众基础好、责任心强的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有效破解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等难题。亚森·图尔荪是党员致富带头人,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多对一”帮带,将他培养成为村党支部委员。

工作队按照“按需设岗、因人派岗”原则,分批次组织村干部到镇政府乡村振兴办、“一办三中心”轮岗锻炼,提升业务能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制度,健全群众诉求化解机制,土地征收、户籍迁入、子女就学等村民关注的问题一件件得到解决,村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越来越强。2021年,村党支部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玉斯屯克和田村是传统农业村,村民以种植核桃、小麦为主。如何解决产业单一、增收乏力问题,是摆在工作队和村“两委”面前的一个考题。通过走访调研,工作队发现大部分村民养殖鸽子但未形成规模,本地群众对鸽子肉、蛋需求量大,这让工作队萌生了发展鸽子养殖带动村民增收的想法。

“肉鸽养殖生长周期短、资金回笼快,是个好项目”“养殖成本低,繁殖率高,有发展前景”……村民代表大会上,工作队和村“两委”耐心细致向村民算养殖肉鸽“经济账”,100余户村民先后加入养鸽“队伍”。工作队定期邀请县乡畜牧技术员到村开展饲喂、繁育等技术培训,全村肉鸽存栏量由4000羽增加至近万羽,户均年增收1.6万元。

好产业带来好就业。工作队主动对接新疆国合鸽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乌什县国合鸽业有限公司,企业投资6000万元建设占地228亩的肉鸽养殖繁育基地,采取“基地+养殖户+就业”模式,形成集孵化、饲料生产、肉鸽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年出栏肉鸽100万羽、种鸽4万对,产蛋10万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70余个。


合作社就业

“上班就在家门口,每个月工资3500元,平时还能兼顾家里的核桃地,真是一举多得。”村民托合提尼亚孜·麦麦提高兴地说。

石榴花开结硕果,民族团结谱新篇。工作队积极挖掘“改革先锋——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库尔班·尼亚孜的感人事迹,筹措项目资金400万元,建设库尔班·尼亚孜民族团结展馆,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通过事迹展示、现场体验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工作队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组织开展“听模范讲故事”“我有一个好亲戚”为主题的“微宣讲”“微分享”活动,选树民族团结进步“好家庭”“好邻居”“好大院”等典型80余个,推动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乘乡村振兴之势,走强村富民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将围绕村级发展建队伍聚人才,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奋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样板’。”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赵处明说。(阿克苏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徐秀芳、钟阳峰、李念利 供稿)

幸福路上 “鸽”声嘹亮-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