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最火小毡房

日期:2023-09-07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初秋的太阳,依然带着夏日的热情。昭苏县阿克达拉镇朱万托别村巴勒克苏草原毡房党群服务中心里,牧民努尔兰·南德贝克正和大家围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充满力量,我要继续发挥好致富带头人作用,通过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示范带动壮大养殖业,帮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51岁的努尔兰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也是致富带头人,平日里除了自家养的200只羊和40匹马外,还在草原长期代牧。

“现在放牧不像从前那样枯燥了,可以去毡房党群服务中心读读书、看看报、听听新闻,碰到活动日还能测量血压、做个体检。”努尔兰说,3.8万亩巴勒克苏草原,为阿克达拉镇及周边3个乡镇630余户牧民发展畜牧养殖业提供充足饲草料的同时,也成为牧民的第二个“家”。

努尔兰口中的毡房党群服务中心,就是伊犁丝路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为方便服务牧民,依托牧区毡房打造的新阵地。

工作队和村党支部升级牧区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将党群服务中心搬进毡房,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功能标准化”优化拓展服务功能,设置议事厅、读书角、留言簿等区域,满足牧民多元化需求。闲暇之余,大家常来常聚,小毡房成了这片草原上人气最旺的地方。


乡村医生送医进牧区

“今天的主题党日活动,我们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打算。”伴着落日余晖,小毡房内16名牧民党员围坐在党小组长叶尔买克·努尔巴合提周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自己的感受和近年来发展现代畜牧业、开展生态保护带来的可喜变化,谈想法,提建议,谋发展。

长期以来受条件限制,牧民文化生活和牧民党员组织生活形式较为单一。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探索党建服务新模式,按片区划分3个毡房党小组,建立一支由工作队员、村干部、牧民党员组成的先锋队,把“红色驿站”、牧家书屋、牧区大舞台搬进毡房,将红色教育、技能培训、“送文化到牧区”“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各类活动办的有声有色,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牧民的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我们要采取‘牧民点单、党支部派单、先锋队接单’的‘点单式’服务模式,多方联动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为民服务更贴心。”党小组会上,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曙合拉·阿依提莫勒达对为民办事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因牧区距离县城和村委会较远,牧民最怕遇到“急难愁盼”事。为此,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组织工作队员、村干部、乡村医生、调解员等依托毡房党群服务中心成立马背服务队,采取“马背+站点+毡房”形式,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健康、送安全活动,架起干群“连心桥”。


文化下乡丰富牧民精神文化生活

“夏季在牧场放牛,最怕牲畜生病。有了马背服务队,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现在,我们在牧区就能享受诊疗、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服务,快递也能及时送达。”说起马背服务队,老党员托合达木斯·马依托克竖起了大拇指。

“前几天,新生牛犊腹泻不止,全家人都愁坏了。幸亏工作队邀请了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来检查治疗,让我免受损失,不然辛苦大半年就白干了。”家养70头奶牛的牧民叶尔阿力·胡尼比亚感谢不已。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前不久,准大学生胡拉来·吐尔逊拜收到了毡房党群服务中心转交的湖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多亏了工作队帮助查件催件收件转交,才让我们一家人悬着的心落下。”胡拉来说,工作队员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牧区毡房时,比我们还高兴。

小毡房服务大民生。有了朱万托别村巴勒克苏草原的成功经验,目前已在布拉克、库尔库德克等牧区建立了10个毡房党群服务中心,划分36个毡房党小组,组建2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715场次,受益群众7000余人次,一座座小毡房成为草原上聚民心的“最强磁场”。(伊犁州“访惠聚”办公室邹洋、刘畅、唐丹 供稿)

草原最火小毡房-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