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学习与交流
  5. 详情

新疆社会科学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交流文章汇编(下)

日期:2022-12-29
来源:新疆日报
【字体: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新疆师范大学民族与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梁玉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论断,彰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内在机理和根本所在,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的认识,展现了高度的理论自信,在我们党的理论探索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揭示了我国近代以来社会矛盾运动规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解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具有强大的思想解释力、理论说服力、实践指导力、道义吸引力,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它的科学性、真理性、合规律性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于,它代表并反映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追求,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具有深厚坚实的群众基础。毛泽东思想核心内容是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理论坚持人民主体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强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十个明确”把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第三个明确,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个坚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第二个基本方略,强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十三个方面成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彰显了坚定的人民立场。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于,它深刻改变中国、影响世界。它解决百年来中国各个时期的重大现实问题,指引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军队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它指引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引领当时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深刻影响世界、感召世界、塑造世界。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在于,它始终伴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各成体系又紧密联系的思想理论集群,具有开放的理论品格和不断发展的时代性特征。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必将展现更加充分的科学之理、群众之基、实践之力和活力之源。


从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跃升

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新国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共同富裕的阐述涉及多个方面,既回顾了过去十年推进共同富裕取得的新成效,也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人民谋利益,都是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构想的提出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的。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多个场合谈及共同富裕,198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构想——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1988年他进一步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1992年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不可动摇的原则,是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一脉相承的。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使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实现了从“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跃升。从物质生活改善情况来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从精神生活发展变化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世界更为丰富、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将继续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国的共同富裕基于本国基本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一是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是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二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在于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才能夯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三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因此既要不断夯实物质基础,也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坚持“五位一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国的共同富裕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有机统一和全面提升的共同富裕,是能够可持续的共同富裕。

从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构想的提出,到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充分发挥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喀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 祖力亚提·司马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校既是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更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及传播的重要使命,尤其对于地处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新疆高校来说,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五个认同”等方面外溢效应明显。新疆高校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过程。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新疆高校要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的各方面。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活动,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培养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学生增强“五个认同”,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宣传者、践行者。

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思政”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四史”教育和“大思政课”中去,在学校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学习使用为契机,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时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充分发挥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使全社会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来,从而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高校陆续设立了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机构,如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新疆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喀什大学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等机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能力和话语地位进一步增强。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挥这些研究机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新疆实际,深入挖掘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从新疆与其他省区市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等角度,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做实做细。

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转化能力,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为新时代新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发挥高校研究基地的资源优势,引导高校研究机构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交流,结合新疆工作实际,以地方社会需求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当地政府提供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决策建议;发挥新疆高校在扩大疆内外、南北疆生源交流中的作用,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和智库高地,为奋力建设美好新疆提供高校的智力支撑。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占仁

党的二十大报告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进行整体谋划,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三个第一”,实施“三个战略”,体现了党对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教育是基石、科技是先导、人才是支撑,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成效都依赖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所以,从人才竞争、人才实力、人才驱动的视角,可以综合反映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整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解决人才从哪里来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对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中国特色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

“人口规模巨大”无疑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代化作为一项全球性的社会运动,从起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要带领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比现在翻一番多,其巨大难度可想而知。

“人口规模巨大”恰恰给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人才的基础在人口。只要我们能够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我们就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正是从这个辩证的、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人口规模巨大”是实现“人才井喷”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对人才资源的巨大需求。人才济济、人尽其才是支撑大国长盛不衰的繁荣密码。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现代化进程越是加快,对人才的需求就越加迫切;人才越多,人才发挥的作用越凸显,现代化发展就越迅速。

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指明的新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标准,更是中国承诺和中国高度。

在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难度非常之大。中国式现代化涉及14亿多人口,如果我们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全球的资源尽归我们支配也不够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新路就在科技创新上。我们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地释放出来,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使中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着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如今,科技进步和创新创造了很多新的业态,但如果劳动力难以适应,就会造成结构性失业。这就要求我们在坚定不移加快创新的同时,必须尽快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深刻认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对“人才自主培养”需要辩证看待。

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的庞大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必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这是立足“人才自主培养”并全面提高质量的主要方面,坚持这个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就是坚持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绝不意味着自我隔绝,绝不意味着关起门来不搞交流,而是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既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更要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招国际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张小楠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大视野,对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作出了系统论述和全面部署,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研究。

社会治理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行制度安排和部署,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总结和明确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与制度安排。由此可见,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党对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和完善,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目标追求的一步步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门章节论述社会治理,关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表述更明确、逻辑更清晰,抓住了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作出全面部署,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社会治理共同体将社会治理的实践和共同体的意蕴相结合,丰富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目标、愿景、任务、体系和方法。

从社会治理主体来看,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强调“人人有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元治理主体,包括基层党组织、各级政府、各类社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责任;从治理过程来看,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要落实“人人尽责”,通过激发各主体的参与意识,提高治理主体参与能力,畅通参与途径,完善协同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等来推进;从治理目标来看,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要确保“人人享有”,最终实现全民共享美好生活。“人人尽责”和“人人享有”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良性关系,更加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真正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是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最终实现路径。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一,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元治理主体,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治理共同体。要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

第二,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营造社会成员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归属感。共同富裕是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来实现的。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第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将民主协商引入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就辖区重点事项进行商议,共同拟定操作性强的治理方案。

第四,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公平感,树立法治信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自觉遵守、坚定捍卫社会治理中贯穿的法治准则,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成为法治社会的重要单元。

第五,以智能化为依托,强化科技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支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合理利用,一方面更加全面、细致地服务群众,另一方面构建扁平化、超时空、全联结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主流话语权,应对社会治理中出现的“黑天鹅”“灰犀牛”等各类风险。

第六,提升基层治理应急管理能力,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构建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应急功能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原文链接

新疆社会科学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交流文章汇编(下)-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