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学习与交流
  5. 详情

深刻理解“坚持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

日期:2023-06-02
来源:新疆日报 朱瑜辉
【字体: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位列第一。要“坚持人民至上”,首先要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才能提高行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人民至上是由党的初心使命决定的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就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所决定的。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100多年来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1944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要把为民造福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求全党为了人民利益不懈奋斗;党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过去“打江山”是为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政权,现在“守江山”是为更好地为人民执政,建设好、巩固好人民政权,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之中,从救国以实现人民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追求,到兴国、富国以实现人民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追求,再到强国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担当的深刻把握和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人民至上立场、坚定不移的党性和人民性。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方法。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路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10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与人民心心相印,为人民不懈奋斗,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群众路线的内涵作出了更为明确、简洁的概括,即“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强调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高度政治自觉。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最好诠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是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

坚持人民至上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体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百年征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重视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国家的坚实根基,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中汲取智慧,最大限度激发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伟大力量,才能使党和国家事业获得无穷的前进动力。历史与现实一再表明,只要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一往无前、无往不胜。

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首创精神,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激发起更加澎湃的人民力量,才能创造更多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坚持人民至上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鲜明彰显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彰显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全过程,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还有完整的实践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要“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环节各方面都体现人民意愿、听到人民声音,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为人民行使权利奠定制度基础,确保国家决策最大程度反映人民意见、体现人民诉求,充分发挥党领导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本质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价值追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一切方面和全部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具有根本性、持久性指导意义。

踏上新征程,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摆在为民造福突出位置,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系新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文链接

深刻理解“坚持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