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学习与交流
  5. 详情

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探析

日期:2023-08-28
来源:《新疆日报》 梁玉春 杨学成
【字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这一重大论断,是新时代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理念,其中,“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指明了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深化了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深刻内涵

“共同性”指的是共同体成员之间具有的各种相同的属性和关系。共,即多元主体的聚集、结合,表征共同体的主体结构;同,即同质性,表征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共有属性。共同体是实体范畴,共同性则是共同体的基本属性,共同性是共同体的命脉和根基,共同体的存续和发展依赖于成员间的共同性。共同性既是共同的血缘关系即命运共同体,也是共同的地缘关系即空间共同体,还是共同的文化即价值共同体、共同的利益即经济共同体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性内涵的精辟提炼、深刻阐述,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指导性。

中华民族共同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根基

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深厚底蕴。在中华民族作为自在民族实体的阶段,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经济、政治上相互影响、彼此包容,在文化上相互吸收、彼此欣赏,在情感上相互亲近、彼此依赖,自然地厚植了共同性,萌发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迈向自觉民族实体,在共同应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危机中,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凝聚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性进一步提升,各民族守望相助、携手共进,共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文化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合体。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生共融、互促共进、互鉴融通、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形成了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最终铸就了精彩纷呈、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成积淀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证明,共同性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文化根基。

“大一统”国家建构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政治基础。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大一统”思想生生不息,历朝历代都把实现“大一统”作为政治理想,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把维护多民族“大一统”作为施政理念,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实践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在各民族长期交往互动历史中逐渐产生,各民族“合之又合”的长期历史过程实质上正是中华民族共同性不断增加、凝聚的历程。在长期的互动交融过程中,各民族不断培育共同性,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有机联系不断增加。这种有机联系并非各民族耦合因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共同要素的融汇聚合。由此可见,各民族之间持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实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共同性在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得到凝聚和增强。

因此,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就要不断厚植各民族共享的空间共同因素、政治共同因素、经济共同因素、文化共同因素、社会共同因素、心理共同因素,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嵌入持续牢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一体共生性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性必将持续巩固和发展。

“五个认同”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五个认同”揭示了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与增进彼此共性认知的内在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培育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铸牢中国心、中华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旺发达,各民族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决不能把本民族自外于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要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切实强化“五个认同”,既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只有以“五个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才能汇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之力。

梁玉春:新疆师范大学民族与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杨学成: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链接

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探析-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