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聚焦党史
  5. 详情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发展的历史逻辑

日期:2022-06-20
来源:何宏刚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新民主主义胜利的经验时,把党的建设归结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可见党的建设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党的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的历史逻辑意义重大。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建设历程一并成长,具有鲜明的军队特色

中国共产党从19217月建党,192781日建军,到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乎从来没离开过战争,不断在夹缝中求生存,是在与旧军阀、国民党、乃至日本法西斯经历了28年的坚苦卓绝的浴血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在经过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后,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甚至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毛泽东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1.三湾改编,决定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1927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决定从攻打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29日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当时,部队作战失利,士气低落,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士兵受打仗失败的影响,不断离开。这时如果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但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于是,毛泽东决定将党的最基层支部建在连队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加强了党在军队最基层的政权领导建设,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开始了党指挥枪的历史性探索。

2.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提出,加强了党和军队的纪律建设。19284月,毛泽东在桂东沙田总结工农革命军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将过去陆续制定的纪律和注意事项综合在一起,并做了简单修改补充,正式定为三条纪律:不拿工人、农民、小商人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一切行动听指挥。六项注意为:上门板、捆铺草、讲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1929年,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实践经验,对部分词语进行了修改,改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491010日,毛泽东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鉴于各军内容略有出入,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并谱成歌曲传唱。成了现在形成的内容。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讲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言简意赅,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军民一致的原则,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3.古田会议的召开,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古田会议是在红军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召开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红四军及其党组织中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整训。因此,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军内严重滋长。根据这样的情况,在党中央指示下,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了多种决议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决议,这些决议案解决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在军队建设方面,决议案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个军队必须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这个规定,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队同一切旧式军队的界限。在党的建设方面,决议案着重地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全面地指出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办法。指出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等错误倾向,并且提出了注意提高党员质量,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工作等要求。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弱小的进步组织,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当时,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民间组织团体,在中国有200多个。近代以来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拳运动,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都遭遇了挫折和失败,而唯独中国共产党能一枝独秀,由弱到强、由小到大最后建立新中国,除了有坚强正确的领导核心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能顺应时代发展、革命形势的需要,在党的建设方面能作出符合时代特色的政治主张,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党的一大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成为带领人民救国图存的领导核心。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1723日,党的一大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现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1922716日至23日,党的二大召开,大会分析了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和提出,团结了中国最广大的抗日力量,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19319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响亮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并派人到东北成立民主抗日联军,武装开展抗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1935129日,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虽然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但“一二·九”运动随之迅速波及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学生和工人纷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兴起说明,中国已处于政治形势大变动的前夜。把各种要求抗日的力量汇合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敌,这一使命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身上。19358月,中共《八一宣言》公开发表,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12月中央政治局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两天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采取“兵谏”,扣留了蒋介石,通电全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党中央委派周恩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对促进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77日夜,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在民族生死攸关之际,只有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高举抗日的大旗。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主动致电国民党,提出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最前线。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过程是自我塑造自我革命的过程,具有鲜明的革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起,就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机体的病毒,不断总结前进过程中的经验,纠正党的自身建设存在的主要错误问题,敢于较真,刀刃向内,刮骨疗伤,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我们党区别与其他党派的鲜明特征。

1.党的数次代表大会都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党的二大通过了第一个党章,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出规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强调党的一切行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中去,都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党的三大总结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验教训,对党章进行了修改,首次规定新党员有候补期,党员可以“自请出党”。党的四大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扩大党员的数量,巩固党的纪律,明确规定以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规定有3名党员即可成立党支部。党的五大,正式提出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首次把民主集中制明确写入党章,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写入党章,明确入党年龄须在18岁以上,五届一中全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加强了党的纪律监督工作。党的六大详细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并在党员管理制度和党的组织机构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古田会议提出了要在思想建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任务,要求“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要注重质量。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重申党的纪律,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还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党的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在此前召开的预备会上还强调看齐意识,他说:“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思想,始终激励全党永远保持艰苦奋斗光荣传统,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351月,红军经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城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重要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在最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的道路。

3.延安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935年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组织和军事问题,在全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领导地位,但由于时间紧迫,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还没有来得及从思想上进行认真的清理,一些出生于农民、小资产阶级身上还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于是从1941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标志开始,至1945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召开《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出台,一场遍及全党的马克思思想教育运动迅速展开。1942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推开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中央指出:克服主观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455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四、新民主主义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带来的深刻启示

1.党的建设必须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到长征初期遭遇的严重挫折,血淋淋的事实证明,全面仿照国外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是走弯路的,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中国的发展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党情民情,独立自主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党的建设必须符合人民利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建国,由小壮大、由弱变强,在短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党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宣传发动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淮海战役,用小船摇出渡江战役,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一个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党作出的任何主张,必须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代表人民的利益,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3.党的建设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党的发展道路也是曲折坎坷的,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进行长征战略转移,但通过三湾改编、遵义会议、古田会议、延安整风等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最终都能走向胜利,就是党能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错误,总结经验教训,坚持民主集中制党的组织原则,发挥党的集体智慧,不断自我革命,顺应时代潮流,及时作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发展的历史逻辑-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