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党史文献
  4. 人物长廊
  5. 详情

吴明珠: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日期:2022-05-30
来源:古 娜
【字体:


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的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基地内,有幢两层建筑,这里存放着自上世50年代至今,生长在新疆的上万份甜瓜、西瓜种源。这些大都是吴明珠院士多年选育的结晶。

吴明珠,原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她曾当选中共十三大、十六大、十七大党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个人”“最美奋斗者”等称号。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新疆第一位女院士。

20世纪60年代开始,吴明珠带领团队培育了新疆的甜瓜、西瓜30多个品种。同行又用这些品种培育出“子子孙孙”,推广面积达全疆80%,使得新疆甜瓜、西瓜大放异彩,优质产品源源不断出口,吴明珠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淡泊名利 扎根基层

    1930年1月,吴明珠出生在湖北武汉,在国运困厄中长大的她,从小立下报国之志。1949年,吴明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1953年5月,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吴明珠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西南农学院第一批入党的学生党员。同年8月大学毕业时,学校准备让她留校任教,她却决心到艰苦的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后分配到重庆西南农林局,工作不到一年,又被调到中央农村工作部。对一般人来说,能到北京工作是件求之不得的事情,而她却没有这么想。

195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中央决定抽调一批干部支援新疆建设。吴明珠主动报名,向领导表明心意:想到最艰苦的边疆去工作。经过多次申请,组织上终于同意调她到新疆工作。1955年11月,吴明珠只身来到新疆,分配在当时的乌鲁木齐地委农工部工作,但她坚持要求下基层,搞园艺。1956年8月,她如愿以偿,来到盛产瓜果的鄯善县农技站工作,从此开始了她毕生为之奋斗的西瓜、甜瓜育种事业。

潜心研究 成绩卓著

解放初,新疆哈密瓜种植还处于一种小农经济的自然生长状态。吴明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偌大的一个哈密瓜产区,收集到理想的地方品种。从1958年开始,她带着水和干馕,顶着风沙烈日,长年奔赴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为了收集一个品种,她常常四处打听,只要一听说哪里有好的品种,她都要亲自去看一看,然后想办法买回来。她常常要冒着不可预测的危险,穿过火焰山和大戈壁,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收集品种。

摸清家底,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吴明珠用3年时间,度过“生活关、劳动关、气候关、语言关、家庭关”五个关,走遍了吐鲁番的生产队,一块瓜地一块瓜地调查,收集归纳了农民的种植经验形成100多份材料,整理出优良品种44个,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使吐鲁番的甜瓜有了基本档案。1962年底,吴明珠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将吐鲁番地区所有甜瓜品种收集全了。她从收集的优良材料中,系统选育提纯了“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甜瓜品种,其中“红心脆”品质最佳,在香港畅销30年不衰,为国家增加了大量外汇收入。这些品种后来都成为最佳育种亲本。她所做的这项基础工作,为新疆甜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吴明珠对收集来的品种进行整理提纯,繁殖推广,使哈密瓜开始从小农经济走向商品化,成立了商品瓜基地和良繁基地,生产出优质的哈密瓜源源不断出口,销住全国各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在她主持下,选育出经过省级品种审定的甜瓜、西瓜,早、中、晚熟品种19个,推广面积覆盖全疆主要商品瓜区的80%,实现了这些地区甜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提高了商品瓜的品质、整齐度、抗病性和耐运性,延长了优质瓜的供应期。然而吴明珠并未满足于这些,她在培育瓜的研究方面继续不断地探索。除了常规育种之外,她还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希望甜瓜、西瓜育种在辐射育种、航天育种等方面有所突破。

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吴明珠利用鄯善和海南岛两个基地,大胆尝试“北育南繁”(北方育种,南方繁殖),使原来只能在新疆生长的哈密瓜,不再受气候、时间限制,可在全国范围多季种植。同时在珠海、深圳、海南试验无土栽培甜瓜的塑料大棚,一举成功。

无私奉献 国之基石

1980年,吴明珠出任吐鲁番行署副专员时,曾提出要求:首先要保证她有六分之五的时间搞科研;其次要保证她试验时间不变。5年副专员,一心管瓜,因而大家都亲昵地称她为“瓜专员”。1984年初,为了潜心研究工作,吴明珠辞去吐鲁番行署副专员职务。1985年,她调至新疆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任研究员。

2002年2月6日,新疆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将50万元的奖金颁给72岁的吴明珠,她说:“10万元刚好还清家里欠别人的钱,剩下的钱可以改善两个基地的条件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几十年来,吴明珠把青春和年华都奉献给了戈壁沙漠中最甜蜜的事业,她用自己的执着、智慧与汗水,完成了她的理想,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但是熟悉她的老朋友都知道,吴明珠收获的多,是因为她付出和失去的太多太多……她怀第一个孩子时,在火焰山的吐峪沟实地考察工作,走廊上的温度计都到了50摄氏度!晚上点上蜡烛,蜡烛都热得弯了腰,就把蜡烛放在水盆里,在烛光下整理材料。孕期反应比较大,吴明珠吃什么吐什么,瘦得只剩下七十多斤,照样骑着毛驴穿过大戈壁。中午太热时,她只得坐在水渠边,把双脚泡在水里……孩子生下不到三个月,她便让母亲带回老家去抚养了。

吴明珠的丈夫杨其祐是她的大学同学,他是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1958年,杨其祐放弃了留京工作的机会,主动来到吴明珠身边工作,支持、照顾她,使她能够全力以赴地去投入甜、西瓜育种工作。

研究生毕业的杨其祐是当时新疆农技站系统学历最高的人,他精通英语和俄语,看到国外学术刊物上对妻子事业有帮助的文章,他都会翻译留存起来。当妻子的研究遇到难题时,博学多才的他总是为妻子出主意、想办法。有时候,吴明珠太忙,就打电话让丈夫帮着去瓜地授粉,尽管要在戈壁滩上跑三四十公里,杨其祐也总是欣然前往。在丈夫的支持下,吴明珠的事业结出了累累硕果。

由于当时条件艰苦,饮食方面又长期缺乏营养,给杨其祐的胃病留下了深深的隐患。1986年4月,杨其祐因胃癌再次住院,临终前,吴明珠问出一直深埋在心里的话:“老杨,你为了我来到新疆,没能发挥你的专长,不后悔吗?”杨其祐平静地笑笑:“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我无怨无悔。”丈夫去世5天后,吴明珠就决定返回新疆农科院。女儿恳求妈妈多留几天,吴明珠说我的事业里有你父亲的希望,我回去工作才对得起你父亲。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在看吴明珠和杨其祐的事迹材料后深情地写道:“我们年轻的共和国,正是由一块块像吴明珠、杨其祐这样的基石铺垫起来的,我们现代化的共和国,也正是靠这样一块块的基石铺垫起来的”。

吴明珠把一生奉献给了“甜蜜的事业”,2017年,87岁高龄的吴明珠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工作退休。她的初心不变,一直保持着上世纪50年代决定赴新疆工作时的信念——奉献人民,她是那一代无怨无悔为祖国奉献一生的赴疆青年的缩影。她那高尚的科研道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如同“戈壁滩上的明珠”,必将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发奋图强、积极向上、创新建功。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吴明珠: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