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阿其玛 振兴有力量

记自治区水利厅驻策勒县博斯坦乡阿其玛村工作队

日期:2022-02-24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大妈,外出的时候记得要戴好口罩,特别是到巴扎、医院这些人员密集场所要全程佩戴口罩……”这段时间,在策勒县博斯坦乡阿其玛村,活跃着一群“小蓝帽”,他们走村入户,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组织环保活动、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他们是暑期返乡大学生,也是“甘泉”新疆策勒志愿项目的青年志愿者。

“甘泉”志愿项目是自治区水利厅与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对接,通过招募本地困难家庭大学生,利用寒暑期返乡时间参与村里的乡村振兴、惠民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每位大学生志愿者不仅为建设家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还能获得4000元左右的补贴。同时也为阿其玛村村级后备力量注入了“源头活水”。

“卫生厕所建设是便民、利民的大事,关键在于如何让村民接受、主动参与,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村干部古丽革乃·图尔荪托合提向在村委会实践的返乡大学生努尔曼古丽·赛伊迪讲到。古丽革乃曾是“小蓝帽”的一员,2018年参与了“甘泉”志愿项目,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从事一些村级服务工作。毕业返乡后,热爱家乡、热心村级事务的古丽革乃按组织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


在水电学校培训(资料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针对村干部队伍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工作队把建强基层组织,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年轻村干部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工作队注重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致富能手、优秀村民小组长中培养选拔村干部,古丽革乃就是其中之一。

工作队根据村干部和后备力量“选、育、带、用、管”工作要求,从优秀村民小组长、务工返乡人员、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择优选拔2人进入村“两委”班子,6名年轻村民纳入村后备力量队伍。同时,对在岗和拟纳入村后备力量的人选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业务能力测试,进行动态培养管理,确保空缺时补得进来、需要时选得出来。

为了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工作队认真履行好对村党支部的指导、帮助、参谋和监督四项职能,工作队员与村干部结对帮带,帮助村干部理清工作思路、教会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帮带引领、加强监督考核、落实激励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村干部干事能力和热情。

“在工作队的帮带下,我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村里的妇联主席,我会竭尽所能,建设我的家乡,服务好父老乡亲。”古丽革乃说。


组织大学生学习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旺则乡村旺。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上,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迫切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全方位培养、引进、服务各类人才,让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创造价值、实现梦想。

工作队积极同新疆水利水电学校对接,从2016年开始针对应届初中毕业生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行政管理、供用电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培训班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先后有28名村民在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毕业获得中专学历。同时,工作队积极协调专业老师到村讲授畜牧、农业、农机、烹饪等专业知识,真正做到送教到村,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680人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麦麦提阿不都拉·萨依木于2019年7月从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后,他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办了一家工程建设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施工、房屋维修、水电暖安装等工作,先后带动本村7人就近就业,人均月收入3500元。

“正是有了工作队的帮助,我才能走出大山,去乌鲁木齐学习。现在我要用我的所学,回报家乡,带动更多乡村们致富。”麦麦提阿不都拉说。

只有人才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工作队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让阿其玛村充满勃勃生机,乡村振兴的前进步伐更加稳健。(和田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刘怡、乔飞、马俊虎 供稿)

水润阿其玛 振兴有力量-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