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就业”走出共富路

——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叶城县委办公室驻叶城县依提木孔镇库木艾日克村工作队

日期:2023-05-26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哒哒哒……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机器声,叶城县依提木孔镇库木艾日克村的乡村车间里,一百多名员工正忙着赶制订单,裁剪、缝制、钉扣……员工们熟练地制作着一个个玩具布偶。

近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叶城县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双轮驱动”,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造产业强、环境美、村民富的生态宜居新家园。

库木艾日克村人均耕地少,产业结构单一。如何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既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工作队面临的一道课题。通过深入调研、与工信部门对接,发现毛绒布料玩具市场潜力巨大,主要消费群体由儿童、青少年转向成人。工作队和村“两委”召集村民代表研究商议,决定开办布艺制品加工厂,解决村民就业问题。


查看产品质量

工作队争取上海援疆项目资金119余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乡村车间,引进西域鸿源玩具制衣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企业+村民”的运营模式,村委会负责提供厂房、协调生产难题,企业负责购买设备、原材料,做好员工培训、建立销售网络,村民按照合同约定生产成品。

村民布热比亚·热扎克一直想外出务工补贴家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工作队推荐她到乡村车间面试。经过15天的岗前培训,她熟练掌握了机器操作、布料裁剪、产品制作等技术,加上自己肯吃苦、善钻研,没过多久就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月收入3500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作队和村“两委”将村办企业——铁龙铁艺加工有限公司、农民果蔬自产自销农贸市场扩建成小微产业园,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吸引5家企业进入产业园投资建厂,500余名村民分布在企业的各个岗位,人均月收入3200元以上。产业园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库木艾日克村也成了周边有名的“产业村”。

“我承包了两座大棚,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现在蔬菜长势特别好,今年预计收入5万元以上。”西红柿喜获丰收,村民依米提·马木提高兴地说。

库木艾日克村位于城乡接合部,人流量大、物流便捷。工作队和村“两委”引导村民整合零散地块,申请乡村振兴项目资金11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温室大棚35座、拱棚175座,打造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利用“春提早”和“秋延迟”栽培技术,巧打时间差,引导村民种植时令蔬菜。

工作队和村“两委”邀请县乡农业技术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手把手给村民示范指导。与新疆伏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由企业统一收购村民种植的蔬菜,降低市场风险,68户村民户均收入2.5万元,大棚蔬菜成为村民的“钱袋子”。


采摘蔬菜

村民“腰包”鼓起来,乡村环境也要美起来。工作队争取派出单位资金90余万元,硬化乡村道路3公里,安装巷道护栏5公里、太阳能路灯120盏,铺设人行道、放置垃圾桶,在主干道两侧种植格桑花、万寿菊等花卉,村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房前屋后放眼望去处处透着绿色,提升美丽乡村“颜值”。

工作队和村“两委”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先锋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帮助村民整理规划庭院,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巷道”评比活动,村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用实干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严心鹏充满信心地说。

(喀什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钟燕矫、滕忠青 供稿)

“产业+就业”走出共富路-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