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化点亮缤纷生活

日期:2023-12-21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鸟在高飞,鱼在畅游;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冬日的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恰其村,艳阳高照,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文化巡回服务队受邀来到村里,一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村民依明·亚森家的文化大院精彩上演,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300余人共享文化盛宴。

“文化下乡活动,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村民布热比艳木·吐尔逊说。今年,工作队多次邀请专业演员到村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通过歌舞表演、艺术培训等形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各项文化活动中。


刀郎热瓦普乐器现场直播

村民依明·亚森家经济条件较好,庭院干净整洁,也是村里的民族团结示范户。2021年3月,听说村里要打造文化大院,依明主动找到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驻村工作队,提出将自家庭院改造为文化大院的想法。工作队大力支持,融入生肖、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元素,对他家庭院进行整体设计。每逢周四,工作队根据不同主题和内容,为村民提供歌舞说唱、培训辅导等活动,让村民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文化熏陶。

“恰其村是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刀郎部落串成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旅游线路,我们在文化大院开展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郭江权说。

驻村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各驻村工作队筹措资金24万余元,打造8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院,让各族群众在文化滋养中既富“脑袋”又富“口袋”,使文化大院成为凝聚人心、滋养人心的幸福大院。

“朋友们,这把是纯手工制作的刀郎热瓦甫,在这个工坊内还有很多种乐器,都是肉孜师傅和他的团队手工打造的,不但音质好,还具有收藏价值。”在也克力村文化能人肉孜·麦麦提的乐器工坊内,一场直播正在进行。

刀郎热瓦甫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用桑木、精钢制作而成。肉孜已有13年制作经验,并能娴熟地弹唱。工作队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他申请贷款5万元在文化大院打造乐器工坊,每月可制作精美的刀郎热瓦甫12把,通过抖音、微信等方式宣传推介。当传统乐器遇上现代销售方式,市场竞争力急剧攀升,“指尖技艺”变成了“指尖经济”。

也克力村的红色追梦文旅小镇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乡村旅游重点村,游客全年不断。


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艺术教师到村开展培训

“游客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专程来听我们的木卡姆演唱,有音乐爱好者还专门预定乐器,我们推出精致版刀郎热瓦甫,在保留乐器原有音质的同时,便于携带。今年,我不仅收了2名徒弟,还带着10名村民制作手工乐器,有时还供不应求。”肉孜乐呵呵地说。

工作队充分发掘阿瓦提县地域文化特色,帮带培养刀郎乐器制作人、刀郎木卡姆表演者等文化能人60名,加大对刀郎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力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文化自信自强映照于心。

“学习践悟二十大,石榴花开启新程;文化惠民传暖意,文明新风沁人心……”轻快的节拍从帕万拉村的文化大院内传出,大家正在自编自唱快板书。

工作队邀请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专业艺术教师到村指导,选拔32名文化能人成立文化服务队,鼓励队员围绕家乡新变化、村民新期待,编排《我爱我村》《好家风》等极具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定期为村民送上文化大餐。组织有绘画经验的村民,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绘制墙体画,成风化俗,涵养文明乡风。

“我们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申请派出单位支持,在8个驻村点组建26支文化服务小队,开展文化活动千余场,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驻阿瓦提县总领队,帕万拉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洁说。(阿克苏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徐秀芳、李雅倪、甄建君 供稿)

多彩文化点亮缤纷生活-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