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芦笋“乘”航班“闯”市场

日期:2024-01-15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采收芦笋的时候,要注意在嫩茎泥土下大概两厘米的位置切割,这样包装的时候才不会因为再次修剪破坏嫩茎……”在洛浦县恰尔巴格镇巴什苏尕克库木村温室大棚里,县科技特派员贾玉路为种植户讲解芦笋采收技巧。

眼下,村里100座芦笋种植大棚正值采收季。走进大棚,一垄垄芦笋翠绿鲜嫩,长势喜人,不时还有芦笋芽破土而出。村“两委”和县科技局驻村工作队组织志愿服务队来大棚帮助采收,一筐筐芦笋通过分拣、装箱、过秤、打包,搭乘航班“飞”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市场。

以往种植西红柿、辣椒、黄瓜等为主的大棚里,芦笋成了助农增收致富的“新宠”。


芦笋喜获丰收

芦笋属多年生作物,种植后三年才能出笋,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口感清爽脆嫩,且富含维生素、叶酸及其他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青睐。

巴什苏尕克库木村以发展种植业为主,大田种植收益不明显,村“两委”和工作队及时调整种植模式,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特色种植被提上日程。工作队邀请新疆农业科学院专家到村调研,为农业生产“把脉问诊”。

“芦笋耐旱、耐寒,适应性强,很适合村里的土壤环境,而且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前景广阔。”专家的一席话,让大家茅塞顿开。

村“两委”和工作队组织村民召开芦笋种植现场观摩会,结合芦笋种植成功案例,为村民算笔经济账。新疆农业科学院专家和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系统讲解芦笋种植管理技术,为村民吃下“定心丸”。

工作队争取派出单位支持,由贾玉路带领科技特派员团队与村里签订服务协议,为种植户提供芦笋全生长周期指导服务,100余名村民掌握芦笋种管技术成为“土专家”。


芦笋装箱发往本地市场

为鼓励村民抱团发展,村“两委”和工作队鼓励贾玉路联合种植户成立洛浦县大漠桃花源果蔬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吸纳58户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壮大产业规模。2020年,洛浦芦笋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成功申请有机认证。

村民古再丽努尔·亚森聪明能干,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但种植芦笋她还是头一回。她第一个报名,跟着专家和技术员学技术,在合作社就业,每月收入3000元。同时,她承包了两座大棚种植芦笋,每年可采收两茬,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这两年,古再丽努尔通过种植芦笋走上了致富路,不仅将家里的房屋装修一新,还添置了空调和家具,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别看古再丽努尔年龄小,她悟性高、种植经验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员。”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杨增华说,只要种植户有需求,古再丽努尔都会上门服务。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23年芦笋迎来了大丰收,亩产量超1吨,亩均收入由过去的2万元提高到3万元,产值300余万元。


芦笋搭乘航班“飞”往全国各地

种得出是基础,卖得好才是关键。冬季是芦笋盛产期,为让芦笋抢“鲜”送达,工作队积极对接南方航空公司,与中通快递旗下星航联盟优质航线合作,采用“跨省航运+冷链快运”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实现周边地州当日送达,全国30多个城市次日到达,日均销售芦笋1000公斤。

为拓宽芦笋销售渠道,村“两委”和工作队依托县芦笋试验示范基地,在村打造农产品电商直播间,“链”接本土网红资源,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推介,提升洛浦芦笋知名度,让小芦笋搭上“电商快车”闯市场。

目前,全县打造芦笋种植基地330亩,100余户村民种植芦笋户均年收入5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借助科技特派员力量,培育更多本土能人,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杨增华说。(和田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徐冰、郭静 供稿)

小芦笋“乘”航班“闯”市场-昆仑网—新疆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