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氢能赛道上,新疆近期动作频频——先是印发《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后又出台《自治区支持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
《行动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新疆如何对氢能进行谋划与布局,推进氢能产业链的完善与建设核心抓手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如何保障《行动方案》有效落实,推动氢能产业有序发展?近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处长计芳君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抢抓机遇谋发展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又可持续。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对氢能产业发展进行了部署。
发展氢能,新疆有何考量?
计芳君介绍,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联接中亚、欧洲的对外贸易枢纽,煤炭、油气、风、光等能源资源储量、产量及开发条件均位居全国前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自治区党委十届八次全会明确要着力释放优势能源资源潜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新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编制印发了《行动方案》。
目前,新疆已经汇集了一批优势氢能骨干企业,不断吸引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
今年,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此外,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在库尔勒、伊宁落地氢能示范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也拟在新疆布局氢能产业。
推进各领域应用
《行动方案》在推进氢能各领域应用方面是如何布局的?
“立足资源和场景优势,坚持以市场应用为牵引,围绕有序推进氢能在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规模化应用进行了部署。”计芳君说。
部署工作首先是积极推进工业领域应用。扩大工业领域绿氢替代应用规模,引导合成氨、合成甲醇等行业由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氢能与多晶硅、煤化工等行业低碳融合发展。推动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其次是有序推进交通领域应用。依托大型矿区、煤电、煤化工、煤焦化及石油化工基地,引导氢能重卡大宗货物短倒,开展采矿车、叉车、摆渡车等特种作业车辆示范。探索氢燃料电池车辆在物流、市政、旅游等领域应用。
再次是促进氢能和新能源多能互补应用。鼓励条件适宜的地州市,通过风电、光伏电解水制氢开展新型储能和调峰示范。开展“风力/光伏发电+氢储能+氢能重卡运输+氢能无人机巡检”综合应用等多能互补应用场景。
同时,探索氢与天然气混合发电等新技术应用。开展氢电融合微电网示范,推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应用实践。探索“氢能+数据中心”等创新应用。
构建全产业链
新疆如何推进氢能产业链完善与建设?答案是以建设自治区氢能产业示范区为抓手,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计芳君介绍,将选择资源条件适宜、地方和企业有投资发展意愿的地州市,建设一批自治区氢能产业示范区,示范区内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集聚发展。
为加快推进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自治区配套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从示范区建设、企业培育、风光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获得批复的自治区氢能产业示范区将按照‘一区一政策’原则,结合示范区实际和需求,形成支持政策包。”计芳君说。
同时,计芳君还提出以工作协调机制和产业发展联盟两大机制保障氢能产业发展。一是成立由发改、能源部门牵头,科技、工信、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制,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协调方案实施、项目推进、政策拟定、试点示范等各项工作。二是成立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联盟,通过政府搭桥、龙头企业牵头,邀请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加入,集聚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计芳君表示,接下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逐步完善氢能领域政策规范体系,积极有序推动氢能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