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里再生“金”

——记裕民县吉也克镇库萨克北村党支部

日期:2023-01-13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裕民县吉也克镇库萨克北村,红彤彤的番茄从采收机落入并列行驶的双桥翻斗车内,运输番茄的卡车一辆接一辆驶出村庄,呈现出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

近年来,库萨克北村党支部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收”的定位,以“党建赋能,产业兴村”为目标,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库萨克北村位于库鲁斯台湿地草原边缘,地处“老风口”风带。长期以来以种植玉米为主,玉米植株高,遇强风易倒伏,存在种植风险。

“酱用番茄植株矮小,可以避开遇强风易倒的问题,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在党员大会上,塔城地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卢杰提出。

“我们这里土壤含沙量大,能种好番茄吗?”“番茄卖不掉就会坏。”党员纷纷提出质疑。

为了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风险,村党支部鼓励致富带头人葛玉冬牵头成立向阳花合作社,共吸纳30户村民入股,45户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在工作队的协调下,党支部与番茄酱加工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企业提供籽种,负责收购,构建起“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的助农增收模式,彻底打消了村民顾虑。

“我家的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合作社又聘请我们管理土地,加上流转土地的收入和入股合作社的分红,我们一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乔金林夫妇高兴地说。

为了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规范合作社发展,村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韦文文,帮助合作社完善各类规章制度15条,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将表现优秀的党员培养为村级后备力量,目前已吸纳3名社员入党。

韦文文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勤学敬业、敢想敢干、热心村级事务,村党支部研究后,将他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养。


为帮助韦文文成长,卢杰主动与他结成了“一对一”帮带对子,从政策学习、党建指导到群众工作,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半年多时间里韦文文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成为了村党支部委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村党支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从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中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0名,其中3名已进入村“两委”班子。

“明天采收番茄缺人手,明早八点村委会集合,有时间的同志请在群里报一下名。”群主韦文文消息发出不久,志愿者纷纷报名。第二天,由5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走进了番茄地,复收、排车、送物资,确保了采收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进一步凝聚合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制定了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志愿服务、实事好事、理论学习等18项内容纳入积分范畴,做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同时,组织30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成立“爱心”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美化亮化整治、孤寡老人照料、政策宣传解读等活动,成为了一支先锋模范队伍。

大田种植富了群众口袋,庭院巴掌土地也要生“”。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村党支部动员党员做表率,实行“1+5”庭院经济示范户发展模式,破除了以往庭院经济发展不成规模,缺乏效益的困局。同时,村党支部积极对接市场,与吉至合作社达成订单化种植统购统销合作意向,变自由种植为订单种植,再将订单面积分摊给各个庭院种植户,确保“种下去、卖得出、有效益”,为群众增收保驾护航。

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庭院种植,2021年库萨克北村人均年收入2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

如今,在库萨克北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富起来了,干劲更足了,村民对村“两委”更有信心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实现。(塔城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周文新、蒲巧英 供稿)

黄土地里再生“金”-昆仑网—新疆党建网